哈囉~大家好,我是Maggie媽,我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這本書,35歲開始不再為錢工作,這本書其實我十年前就看過了,那個時候才大學剛畢業,沒有甚麼人生經驗,道理看過也沒有甚麼體會,這次重新翻閱,有一些新的體悟想跟大家分享。

這本書的作者柏竇‧薛佛在30歲時,就已經達到財富自由,從此只靠利息就可以過著優渥的生活,他將個人經歷中的精華,發展出一套學習概念,全球銷售超過千萬冊。

那我將裡面幾個重點整理出來,跟大家分享。

一、也是我覺得最重要,若沒有這一點,後面的都不用談。

第一點就是夢想,當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,也可以說夢想就是一個人目標,當一個人毫無計畫的過日子,過一天算一天,終將虛度光陰;反之如果一個人有一些夢想,譬如我想學好書法筆,當我想法出來了,那麼我就會尋找一些資源,可能是書籍、影片,甚至規劃去上一些課程,那麼我最終就有可能達到學好書法筆。

一個人的目前的處境,正是個人信念真實的寫照,作者希望讀者不僅僅是小夢想,而是盡可能去最大化你的夢想,譬如說想賺一億、環遊世界,也許這個夢想對你來講,遠遠超過你現在的能力範圍,但是作者希望透過最大化夢想,來把你的人生最佳化,最大化學習、機會、金錢、人脈,來創造最佳的成果。

二、規劃人生。人們往往高估了自己一年的變化,卻低估了自己十年的成就,作者要你回想十年前你在哪裡?當時是甚麼樣的人?有甚麼經驗?財務是如何?愈詳細愈好。

(我十年前差不多大學畢業剛進花旗銀行,當時想要學銷售跟紀律進去了…)

而未來的七年,你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?想要擁有甚麼樣的事業與人生,或學到甚麼技能?

第三點,你必須學習及記錄,你可以找一個榜樣、教練作學習,你更可以從成功人士撰寫的書籍中,學到人生精華,知識絕對是力量,每個禮拜讀2本書,每年就讀超過100本書,七年就超過700本書,這700本書絕對會改變你的人生。

再來,你必須記錄下來,當你遵守紀律、完成任務、讓別人快樂時,得到的讚美跟肯定全部記錄下來。

因為我們人的大腦比較容易紀錄錯誤與失敗,就連現在教育和媒體,百分80%也都是報導負面的,很多大人物早在開始嶄露頭角之前,就有開始寫日記的習慣。

 

四、讓自己有一個休息年,整天工作的人,沒時間賺錢,農夫在耕作的時候,每7年會休耕1年,而我們必須讓自己有休息的一年,在這一年內不工作,去思考、去聆聽內在聲音,規劃未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忙著工作的人是沒辦法賺錢的,當你每天都在煩惱生活,想著明天的工作,你是無法思考你的人生價值到底是甚麼?很多人會說,我還要上班,下班還要煮飯,還要哄小孩睡覺,哪有甚麼時間思考?或許你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,譬如上班坐捷運的時間,晚上小孩睡覺的時間,每天十分鐘、半小時都好,寫個讚美日記、看看一本成功傳記、或學習一項新技能。

 

五、去思考你對錢的感覺,作者認為「想要」跟「相信」是有差異的,你很想要很有錢,但是你卻覺得有錢的話一定會迷失自我,創造財富的最好準備,就是學習擁有金錢時輕鬆自在,作者有一個練習,如果你的錢包裡面總是只有一兩張千元大鈔,那麼請你放十張千元大鈔,如果你已經有十張千元大鈔,那麼請你放50張千元大鈔,作者的用意是你的潛意識發展出財富意識,有很多有錢人在沒有致富之前,就開始養成這種習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列出你對金錢的感覺,優點、缺點,這些想法有時候源自於家庭教育,譬如說錢夠花就好,要的太多錢就是你太貪心,那麼你必須改變「金錢」的看法,錢並沒有好壞之說,是非乃是我們人賦予它的,改變你對金錢的看法。

 

六、就是儲蓄,作者認為「不可能藉由收入致富,但是可以藉由儲蓄致富」,人們常常認為,「等我收入多了,我就可以改善我的生活了」,但事實上並不可能,因為消費型態不改變,收入增加只會增加消費。

作者舉了一個例子,巴菲特是全美最有錢人之一,巴菲特的第一份工作是送報生,當時他就養成儲蓄的習慣,他緊緊扣住他的錢,他不買車,理由是一萬美元在二十年後會產生更大的價值。

假設你有400萬,以年利率7%存起來,30年後,這筆錢將會累計到3千萬。

假設每個月存100元,經過35年,他的複利效果是多少?

7%  166722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5%  1078249

12%  52478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1%  4671602

達成財務自由目標很難嗎?

漢斯·寇瑪漢斯‧柯諾在他著作中曾寫道「每個人身處都抱有離開沼澤,生活在陽光底下的希望,然而對太陽跟對自由的恐懼,也就是對自身可能性的恐懼,讓我們躲藏在習慣的環境裡,讓我們覺得惡臭、僵硬、黑暗以及沼澤都是可以被接受。因此,我們日復一日地在沼澤裡愈陷愈深,而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,要離開沼澤就更難了。」

恐懼是最差勁的顧問,錯誤是好事。作者認為,如果你沒有時常犯錯的話,這表示你冒的風險還不夠大,你還沒有付出最大的努力。

 

七、最後一點作者認為,捐出你1/10的收入,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,間接證明金錢是可以用來作好事的,增強你的潛意識。愛人者,人恆愛之。金錢也一樣,你給世界金錢,世界也會回饋你金錢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Emaill: maggie3943943@gmail.com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35歲不再為錢工作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ggie媽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